1894年,日本以朝鮮東學黨之亂為藉口,出兵朝鮮,終於造成近代中日兩國第—次直接的武力爭端。1895年4月,清廷在軍事連連失利的情況下,與日本簽定「中日講和條約」(通稱「馬關條約」),其中第二款明白規定:清朝將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永遠讓予日本。同年6月2日,清朝全權代表李經方與日本第一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在基隆外海完成臺灣授受手續,臺灣正式成為日本的領土。但是,在日本接收臺灣的軍隊來到之前,臺灣為了抵拒日本占領臺灣,竟然在臺北成立了一個「新政府」,這個政府具有西方國家的外貌,號稱為「民主國」。這個「新政府」的成立目的,顯然是在抵拒日本占領臺灣。但是,為何在這個時機,一批中國人能迅速地借用西方的觀念,建立一個抵拒日本的政府呢?這種西方的觀念是透過什麼方式或什麼途徑,如何地被提出來的呢?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臺灣民主國」的建立,就可視為是十九世紀末,中國知識份子接受西方觀念的一個個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