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從商朝開始就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牲畜。無論交通、田獵、征伐都非用它不可。尤其是開疆拓土,無馬不為功,詩經說:『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原來是相土作乘馬,所以才有如此的武功;武丁,是商朝末期武功最盛的一位賢明的君主,所征伐的方國也特別的多,詩經說在他的時候有『龍旂千乘』,可見武丁時候軍容之盛,馬之多。由於馬如此的重要,所以商朝也設有馬官,如:多馬、馬小臣之類就是。到了西周時代,對於馬的認識更為深廣,這由詩經中提到馬的地方之多及其名稱之不同可知。如:駁(駵白曰駁)、駱(白馬黑鬣曰駱)、駟(馬之陰白雜毛者曰駰)、 騏(青驪文如博棊曰騏)、騵(駵馬白腹曰騵)等是。 其他如金文中提到馬的地方也很多,而且也有不同的名稱,如(岡馬)就是。馬對於西周的重要性並不下於商朝,甚且有過之而無不及。武王時候,康叔『用錫馬蕃庶』,所以康叔才能夠『晝日三接』; 穆王在西巡狩的時候,徐偃王反,穆王『日馳千里馬』終將亂事平定;宣王之所以號稱『中興之主』,馬盛是其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