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臺大歷史學報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西漢物價的變動與經濟政策之關係
作者 韓復智
中文摘要
縱觀我國歷代社會問題的發生,往往由於物價的騰貴;政治上的失敗,泰半由於財政處理的不得其法。如南宋末年,因通貨膨脹而引起的物價高漲,對於人民及政府本身的影響,都是非常之壞。因此,除去外患的原因,成為南宋滅亡的主要因素。所以,嘉熙年間(一二三~一二四)袁甫說:「楮幣蝕其心腹,大敵剝其四支。危亡之禍,近在旦夕」。此外,如新莽的覆滅,明代的亂亡,也大都是由於經濟崩潰,流民蜂起所造成的。所以,管子說:「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奚以知其然耶?民富則安鄉重家,安鄉重家則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則易治也。民貧則危鄉輕家,危鄉輕家則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則難治也。故治國常富,而亂國常貧。是以善為國者必先富民,然後治之」。賈誼說:「筦子曰:『倉廪實而知禮節』。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晁錯也說:「民貧,則姦邪生。貧生於不足,不足生於不農,不農則不地著,不地著則離鄉輕家,民如鳥獸,雖有高城深池,嚴法重刑,猶不能禁也」。由此可知,這是為政者應該特別注意的問題。
起訖頁 35-83
刊名 臺大歷史學報  
期數 197605 (3期)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該期刊-上一篇 西周文、武、成、康時代的文治與武功
該期刊-下一篇 譯人與官僚機構--北魏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前提之1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