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臺大歷史學報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巴恩斯(Gilbert H. Barnes)對美國立即解放運動的解釋
作者 孫同勛
中文摘要
一九二七年比爾德夫婦(Charles A.and Mary R .Beard)在其合著的「美國文明的崛起(The Rise of American Civilization)」一書中曾提到立即解放黑奴的運動(The Abolition Movement)。但是他們卻沒有給予這一運動任何重大的歷史意義。此爾德向以經濟利益的衝突來解釋美國的歷史發展。諸如有關奴隸制度的道德爭論勢難在他的經濟決定論中找到一席地位。所以他認為南北的地區衝突與最後內戰的發生其根本原因在於北方的工商資本經濟與南方農業經濟的爭勝,有關奴隸制度的道德爭執只是偶發事件,並不重要。因此立即解放運動在他看起來就成為一個可以忽視的運動。不久之後這一解釋就遭受反駁。由於一個偶發事件,首先反駁比爾德的不是專業歷史學家而是一位經濟學教授。在一次偶然的談話中,巴恩斯意外的在麻薩諸塞州一所農莊的閣樓上發現一大箱威爾德(Theodore Weld)的私人函件。威爾德是立即解放運動的一員。在仔細閱讀這些函件之後,巴恩斯覺得傳統的蓋瑞遜(William Lloyd Garrison)派解釋與比爾德的說法都與事實不符。因此他決定把他的新發現寫出來,結果是在一九三三年出版的「反對奴隸制度的激情:自一八三〇到一八四四(The Antislavery Impulse, 1830~1844)」。
起訖頁 189-203
刊名 臺大歷史學報  
期數 197405 (1期)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該期刊-上一篇 姚從吾先生年譜
該期刊-下一篇 英國非農業工人的失業問題及其救濟工作(1795-1850)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