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宗羲在現行高中教材中出現兩次,一次是第二研第十九章三節第二大段「經世之學」:黃宗羲強調學術與事功,必須合而為一,並以經、史為其根基;尤其必須重視史學,才不致沒有依傍。這使他成為浙東史學派的開創者。」另一次是中國文化史上胼第三節第一段「經世思想的勃起」中「以經史之學為基礎批導現實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都是代表性的人物」及第二段「近代政治思想的形成」中「明初劉基、方孝孺針對專制之弊政,重申民本之主張;明末清初、黃宗羲及顧炎武更起而將民本政治思想發揮得淋漓盡致。黃宗羲著『明夷待訪錄』,沉痛批判專制政體之病源,析論立君乃所以為民,以及君臣均為人民的公僕等兩項政治原理,主張以學校為人民伸張輿論的場所。」從這兩大段看來,高中學生對宗羲的認識,大體上有五個重點,第一他是一位經世致用的學者;第二他特重史學:第三他的政治思想著作為《明夷待訪錄》:第四他的政治思想是反專制;第五他主張以學校為輿論的所在地。這當中強調的是他在經世致用之學的貢獻及政治思想上的批判及見解。然而,課堂上該如何介紹此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