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0年代,鄭和下西洋威震南洋的影響尚在,福建沿海居民大量向南洋移民,臺灣海峽常見船隻的蹤影,顏思齊等一幫人與窩藏在這裡的中日海盜開始劫掠過往的船隻,威脅航海的安全,明朝政府數次派兵征討,與臺灣的接觸頻繁,促使移民臺灣的漢人逐漸增加,而開啟漢人移民臺灣之門。1621年,有26位中國人在日本密謀推翻幕府,事機洩漏,而自日本平戶(位於長崎北方)乘船出海,來到臺灣,開啟漢人來臺灣的歷史。為首的一人是福建漳州人顏思齊,他被尊為漢人開臺始祖,現在他靜靜的躺在嘉義縣水上鄉的一隅。荷蘭人於1624年占據臺灣,鄭芝龍之子鄭成功於1661年接受荷蘭人的投降,而開創了「明鄭時代」,在鄭氏努力經營之下,推展教育,採用中國傳統醫學提供醫療服務,當時在臺灣的中國傳統醫學已融入了荷蘭醫學與西班牙醫學,更有社會開明之士,亦醫亦儒,懷抱著推己及人之心,懸壺濟世。1683年,清朝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領三百艘戰艦自福州出海,於澎湖一役,打敗明鄭海軍,而占領臺灣。當時朝廷大臣紛紛主張放棄臺灣,認為「此一荒壤,無用之地耳,去之可也」。康熙皇帝認為,「臺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另外有人建議將臺灣借給荷蘭人,讓他們每年上貢就可以。 只有施琅,他曾是鄭成功的部將,曾在臺灣駐防,後在清廷旗下,擔任福建水師提督,對臺灣的地理環境及附近水域非常熟悉,他主張「斷斷乎其不可棄」。 西元1684年,清朝將臺灣劃歸福建省,下設臺灣、 鳳山、諸羅三縣,臺灣正式納入中國版圖。當時臺灣位置偏僻,瘟疫橫行,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卷十三民俗志氣候篇」,對臺灣的描述為,「南北淡水,均屬瘴鄉」。清嘉慶年間,謝金鑾纂修之「臺南縣志卷一地志氣候篇」,對臺灣的描述為,「臺灣(指今之臺南一帶)本瘴毒地,雨暘寒燠,皆非氣之正。建置而後,居民廣集,人類孳生,霧露風雨無所挾而為癘。」生存在這種環境之中,對醫療照護的需要甚為迫切。清朝時,移民臺灣的漢人,由於離鄉背井,難免由於水土不服而生病,或吸食鴉片而上癮,清朝政府及善心人士,為了照顧病患、貧困無依無靠以及年老者,於是設立各類醫療機構以為收容,這些醫療機構即為早期的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