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在過去的醫療知識被認為是男性的疾病,然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08年的報告指出,缺血性心臟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已經是美國和歐洲女性面臨的頭號殺手。國外研究也顯示, 心血管疾病(CVD)奪走的女性生命與男性數量相仿,歐洲整體死亡人口中有23%女性死於缺血性心臟病,男性則有21%,然而,政府單位大力宣傳女性應特別關懷的乳癌,則僅奪走3%歐洲女性的生命。無獨有偶,依據臺灣衛生福利部(以下簡稱衛福部)發表了2013年的國人十大死因報告,其中心臟病在男、女性死因均高居第二名,佔全部男性死亡人口的11.3%,更佔女性死亡人口的11.7%,國民健康署2013年指出,更年期後女性心臟病死亡率每5歲成長一倍。可見心臟病並非傳統醫學觀念中的男性疾病。儘管如此,國內外在醫學臨床標準上所使用與建構的診斷、治療等標準,仍多半是依據男性的病理生理學和研究結果所設置,教科書亦不免父權體制下男性中心(male-centered)的觀點,仍多採用以男性為研究對象產製的醫學知識作為教材。本文針對此議題做進一步的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