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口譯研究主流多以口譯教學與理論或現象之探討為主(廖柏森,2007),研究者之注意力及興趣仍不脫離校園及實務兩大主軸,能夠就口譯活動其他層面進行研究者,至目前為止仍為少數。然而,口譯活動所涉及之面向當然不僅止於校園及實務,口譯員發揮作用的場合也不限於國際會議。口譯的多重面及多重功能長期以來一直都有學者關切(Wadensjö, 1998; Mikkelson, 1996; Pöchhacker, 2002)。Garzone 與Viezzi(2002)更主張2000 年召開的第一屆口譯研究大會(1st Forlì Conference on Interpreting Studies)是口譯研究突破會議口譯侷限範圍的重要里程碑。在眾多學院及實務面向之外的其他研究領域之中,社區口譯應該可以算得上是許多研究者關心的議題之一。若依出現時間先後排序,社區口譯曾有多種不同名稱,包括「臨時口譯」(ad hoc interpreting)(Roberts, 1995)、「社區口譯」(Community Interpreting)(Mikkelson, 1996)、「雙邊口譯」(Liaison Interpreting)(Gentile et al., 1996)、「文化口譯」(cultural interpreting)(Carr, 1997)、「對話口譯」(Dialogue Interpreting)(Wadensjö, 1998)及「公共服務口譯」(Public Service Interpreting)(Corsellis, 2005)。上述各種名稱顯示不同學者對於社區口譯詮釋之差異,而名稱分歧的狀況直到2004 年的Critical Links 4 國際研討會才大致達成共識,「社區口譯」成為多數研究者使用的名稱;行政院新聞局(2004)亦採用「社區口譯」一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