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討論十九世紀臺灣「番地」由封禁邊疆轉型為現代領土的政策論辯過程。筆者以官方檔案、地方志書與個人文集為基礎,除說明清代臺灣「番地」問題的長期歷史與制度背景,並指出十九世紀島內移墾、開港貿易、及殖民接觸等新歷史趨勢,對於清初以來臺灣邊疆封禁政策的影響。進而分析各時期政策論辯過程,所反映出的清代領土觀念及治理策略的轉變。筆者指出清代臺灣邊疆治理的決策過程,與晚清政經情境、臺灣地方差異以及清代各級官員之領土觀念有密切關連。而清初「番界」政策雖然臺灣「生/熟番」原住民分類加以空間化,然諸如「化番」等曖昧範疇的存在,則成為十九世紀臺灣「番地」問題與政策論辯的主要焦點。例如噶瑪蘭的納入版圖、水沙連的持續封禁,以及琅嶠的國際交涉與主權論爭,均反映出十九世紀邊疆封禁傳統持續與轉型的不同面向及動態。而清末「開山撫番」運動除廢除「番界」政策,更進而成為臺灣「番地」領土化的先聲。上述臺灣邊疆治理的複雜歷史過程,提供了理解清代殖民主義內涵以及國家與邊區社會關係的重要個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