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藝術研究學報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靈光」持存:重讀〈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
並列篇名
'Aura' persisting: Restudy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Its Technological Reproducibility
作者 蘇孟鴻
中文摘要
本文試圖重讀(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中,關於藝術生產技術的改變如何改變藝術品的功能。班雅明並不是從作品形式媒材等進行詮釋,而是將藝術與生產藝術的技術之間的轉變,置入政治性的社會介入。藝術因為複製技術的提昇而能普及化,而後藝術成為打破高級與通俗藝術界限的工具。但是複製技術也從安迪.沃荷開始,有了生產藝術「靈光」的反轉:以「重複」來創造「差異」,進而形成一種風格。而更重要的是,藝術家與藝術品的風格在資本主義中成為觀念化的產物,並「異化」為「品牌」與「物神」。
英文摘要
This essay attempts to restudy how the function of art changed by the technical revolution of the artistic production in Walter Benjamin's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Its Technological Reproducibility'. The work of art and the technic of artistic production are political practice and break the line between high art and low art. Since Andy Warhol created his famous screen-printing works, the 'aura' of art could be produced by 'repetition' and the 'style' could be created by 'difference'. More important is, the 'style' of art and artist, has became the conceptual product and alienated as 'fetish' and 'brand'.
起訖頁 15-28
關鍵詞 靈光複製機器物神品牌AuraReproducibilityMachineFetishBrand
刊名 藝術研究學報  
期數 201204 (5:1期)
出版單位 國立臺南大學藝術學院
該期刊-上一篇 臺灣本土傳奇人物3D動畫創作研究--以「跨日之旅」為例
該期刊-下一篇 異質形象的越界動作--以廖堉安的鳥人自畫像為例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