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的臺灣美術,常見以「裏町」(うらまち)或「裏通」(うらどおり)為題,描繪後街或巷弄風貌的作品。歷屆臺展與府展,即有不少此類畫作。所謂「裏町」是指非臨路的街區,大約為中文「後街」之意;「裏通」則大致意指「巷弄」或「小路」。是以,在當時藝術家的審美目光注視下,此類本地的巷弄風情,已成為美學表現的重要題材。相對於街道或地標式景觀,作為城市面貌之「裏」的巷弄,大致較具本土特色,且貼近於一般庶民生活。就此而言,這類創作或可視為一種「地方色彩」之展現。然而,此時期的巷弄美學除反映出本土性與庶民性之外,其創作主體與再現客體之間的關係,究竟具有何種結構特質?這些藝術家是以「漫遊者」的眼光在看待巷弄中的人事景物嗎?此外,日治時期臺灣文學中,對於後街或巷弄的描寫,是否亦具有等同之美學意識與共享之視覺文化?相關議題的探討以及跨藝術的比較,即為本文討論之起點。
1970 年代鄉土運動興起後,許多文學作品皆以尋常的庶民生活空間為背景,敘說其間人物的故事,巷弄即為顯例。此時期的鄉土美術,則大致較傾向懷舊式的表現,是以其中的巷弄美學相對較無社會性意涵。從日治時期到1970 年代的鄉土運動,兩者的巷弄美學自有不同的側重表現與演化,當中的差異以及不同年代的視覺文化特質,即為本文探討之重點。此外,亦將論及由鄉土文學代表性作品所改編之電影,其中的空間取景與場面調度所展現之巷弄美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