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從《洞冥寶記》看善書的創作意識
並列篇名
The Study in Fictive Consciousness of Shan-Shu by “Dong Ming Bao Ji”
作者 李芝瑩
中文摘要
「善書」,簡而言之,就是勸人為善的書籍。其作?教化人心的讀物,廣泛流傳於市井之中,雖然「善書」不像經典般的受到重視,但是「善書」卻對民間社會發揮了強大的教化作用,而此一教化作用如何可能?本論文認?在「警惡勸善」作用的背後,其創作意識乃立基於人們「離苦得樂」的心理需求。 因而本論文以《洞冥寶記》一書作?研究對象,透過本書內容的引證,呈現?惡者下地獄之極苦,及為善者上天堂之極樂,此一對照讓世人在兩相比較後選擇從善棄惡,以此達到警惡勸善的目的。 本文最後結論認為善書的勸善警惡之所以可能,乃在於「離苦得樂」之為其創作意識的根本上,但此勸善效果的有效性端賴於閱讀者信仰與否,也就是只對於相信者有效,對於不相信者還是一無效的宣傳,這也是善書是否對社會能達到相當勸善警惡作用的問題所在。
起訖頁 1-18
關鍵詞 善書洞冥寶記民間宗教他界觀報應觀Shan-ShuReligious booksDong Ming Bao JiKarmaCivil religion
刊名 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  
期數 200906 (23:1期)
出版單位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該期刊-下一篇 大一通識國文課程定位與精進方案——以先秦諸子篇章的選讀與應用為例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