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文化研究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現代」主體的浮現與「現代性/亞洲」傷口的彌合:「南京!南京!」的文化症候
作者 張慧瑜
中文摘要
《南京!南京!》這部建國60周年的獻禮片因選擇日本士兵的視角而引起激烈的爭論,本文把這部電影放置在中國「大國崛起」和東亞「區域整合」的雙重語境中來解讀,試圖從三個角度來呈現這部影片的文化症候。一是把這部電影放置在抗戰影像的流變中,這種由80年代「落後就要挨打」的悲情敘述到把自我想像為侵華日軍的轉變是一種從「前現代」主體到「現代」主體的置換,這種轉換與中國走向「大國崛起」的主體想像有關;二是這部影片講述了日本士兵角川從侵略、屠城到走向崩潰、自殺的心理歷程,在這裡,我引入對魯迅「幻燈片事件」的討論來呈現這種現代主體的自我批判與現代性所攜帶的內在暴力之間的關係;三是中國所遭遇的現代性暴力主要來自於同樣是亞洲國家的日本,亞洲的傷口與現代性植入這個區域有著密切關係,因此,亞洲的傷口也是現代性的傷口,而這種日本士兵∕他者的視角在新的東亞區域整合的背景中成為醫治近代以來中日戰爭創傷的嘗試。由此,《南京!南京!》具有雙重整合功能,對內扭轉80年代以來的悲情敘述,對外以入侵者自殺的敘述來彌合現代性∕亞洲的傷口。
起訖頁 45-73
關鍵詞 後冷戰抗戰影像現代主體的內在分裂現代性亞洲的傷口被砍頭者的位置Post-cold warResistance imageInternal splitting of modern subjectWounds of modernityAsiaPosition of the beheaded
刊名 文化研究  
期數 201106 (12期)
出版單位 文化研究學會
該期刊-上一篇 從「戰爭的記憶」到「記憶的戰爭」:宋澤萊、陳映真與目取真俊的二戰記憶書寫
該期刊-下一篇 作為隱喻的亞洲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