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港合作日趨頻繁的經濟與文化脈絡下,近年處理跨界主題的香港電影中,《香港有個荷里活》(2001)、《神經俠侶》(2005)、《我不賣身,我賣子宮》(2008)、《天水圍的夜與霧》(2009)與《單身男女》(2011)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提供了重思香港北進論述複雜意涵的切入點。這些電影中的角色可粗略分為社會寓言意義下的兩種主要類型:無出路的香港成年男性與內地的移動女性。前者象徵受困的在地,後者則是香港對照中國來定義自身的他者。透過將在地男性與移民女性對比的再現手法,影片呈現了香港在地主體面對新的想像社群時不同的協商策略。片中各階層的香港男性與不同類型的中國女性的互動,譜寫了當代複雜多變的北進故事,而影片中的內地女性則常作為不同階段的中港關係的隱喻。本文聚焦跨境來港之中國女性,透過分析其形象的社會文化意涵,以理解香港自我書寫中的跨界慾望與焦慮。我將說明,中國移動女性的再現由妓女轉為妻子與母親,顯示中港關係更為緊密但也益發緊張;電影在呈現大眾焦慮的同時,亦試圖反思議題或建立接納他者的可能;近年出現的白領菁英女性形象,則投射了香港參與中國經濟發展的想像。總體而言,這些跨界抵達香港的各類中國移動女性成為影片中的連結角色,她們重新定義了當代香港的想像共同體,也扮演了述說香港與中國之間或連結或斷裂的修辭工具。作為文化文本,晚近的香港電影持續反映中港關係的轉變,提供大眾理解並思考北進的當代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