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個體的認知、情感和行為是相互影響的,情緒在諮商輔導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被許多諮商心理學者所強調( Rogers, 1961, Mahrer, 1989a ;1989b,1996; Safran & Greenberg, 1991a) 。 Greenberg 和Safran (1987) 就指出,在唔談過程中,除了著重當事人在認知上的頓悟之外,若能使當事人在問題表露時,也伴隨著喚起的情緒,則能更有效的催化當事人改變,這會比光讓當事人只有認知上的頓悟來的有效。Greenberg 和Safran (1 987)整理其多年的諮商經驗發現,不論諮商師的理論取向為何,幾乎所有的人都同意情緒對改變而言,提供了動機性的力量,如果在諮商過程中,忽略了情緒潛在性的動機層面,會剝奪了促使當事人改變的重要媒介。即使非常著重理性信念和認知改變的認知諮商師也提出:信念的改變才能帶動情緒和行為上的改變,然而情緒的喚起則是提供改變其信念的重要方法(沈慶鴻,民85; Young,1992) 。由上可知,情緒對整個諮商的成效具有重要的影響。本文除了提出情緒在諮商中的相關文獻之外,更輔以實際的諮商過程來說明,希望讀者更能有所體會,內容主要為:情緒在諮商中的角色、情緒基模的意義及其在諮商中的運作方式。但在正式閱讀本文之前,必先澄清幾個想法;1.本文絕無輕認知重情緒之想法,反倒是認為當事人在諮商過程中,認知和情緒感受的交互運作是諮商成功的重要條件。2.本文所提出的諮商實例,都是經過當事人同意,且將其敏感的基本資料予以修飾,嚴謹的篩選之後提出,故其過程是去蕪存菁精鍊的過程,但它的忠於原始的諮商過程。3.文中的諮商實例包括諮商和訪談兩份,其中諮高部份是實際諮商過程的逐字稿內容修正而得,訪談部份則是研究者在當事人諮商後兩天內,以人際歷程訪談法(Interpersonal process Recall,IPR) 訪談當事人在諮商過程中,其情緒或想法有所轉變時,當下的感受而得的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