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月旦財經法雜誌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受託人責任在英美法上的原意以及其在金融消費保護法的適用
並列篇名
The Common Law Origin of Fiduciary Duty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Consumer Protection of Financial Products
作者 陳禹成黃志隆 (Chih-lung Huang)
中文摘要
受託人責任(Fiduciary Duty)起源於英美傳統習慣法(Common Law)的信託法(Trust Law),屬於衡平法(Equity Law)的法理思考和來自衡平法院(Equity Court)的歷史判決。「信託」原只作為家族世代間贈與的法律工具,但其核心概念——受託人責任,卻因規範現代商業社會的私法關係有明確的具體標準和實用性,今已儼然發展成為一門顯學。
在英美習慣法的框架下,美國政府管理金融商品業者的方式,並非事先逐條審核,而是運用英美習慣法的法理(受託人責任的法律概念),由國會立法通過相關的原則,再經過行政單位來規劃細部條文,連同聯邦法院系統一起扮演監督的角色。金融海嘯發生後,美國國會於2010年7月通過並由美國總統簽署生效華爾街改革和消費者保護法案(THE 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就針對保護金融產品消費者的權益,責成該國行政單位,應擴大受託責任法律原則的原適用範國。
除了原來扮演專業諮詢角色的投資顧問(Investment Advisors)必須遵循受託人責任法律原則的規範,美國國會甚至否定並廢除,在1934年所立法通過的證券交易法(The Securities Exchange Act of 1934)中,原初立法規範,針對股票經紀人(Brokers-Dealers)為客戶進行交易,所應遵循的法律標準(Suitability Standard),轉而責成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US Securities & Exchange Commission)應於半年之內,向國會提交消費者保護的研究報告,並據此而擬定適用受託人責任的行政規範,作為所須嚴格遵循的最高準則。
大陸法系傳統上並沒有受託人責任的概念。它是在大陸法系法制,因為商業發展需要,就民法體系,研究信託法(Trust Law)和公司法(Corporations)的過程,探討的受託人應該如何負責的法律責任(例如,公司法的董事),而受託人責任的原始意義,為維持大陸法體系完整的前提,反而因此被扭曲。
信託法的核心「受託人責任」(Fiduciary Duty)悠關後現代社會和全球資本市場的專業人員(Professionals of Capital Markets)和其客戶的私法關係,在臺灣卻出現從英美習慣法到大陸法系法律體系的「法律移植」適應不良的現象。移植法律概念,作為新的制度規範,臺灣的受託人責任主要原則「注意責任」(Duty of Care)被「善良管理人義務」取代;而「忠實責任」法理(Duty of Loyalty)或許因為疏忽或誤解,明確規範付之闕如。
結果,導致2008年金融風暴臺灣受害者求償訴訟的理由:(1)沒有被充份告知風險(2)可能有誤導客戶詐欺嫌疑,卻因信託法受託人責任應負擔的「忠實責任」從法理討論轉換成法律條文並沒有被具體落實,只能依據法律條文推論加害者的責任,無濟於求償。
本文交代第一個原因,就是英美法法理思考被大陸法系法典文字化,結果是原意經常被扭曲。英美習慣法傳統法律的核心在於判例所發展出來的論理(Legal Reasoning),與大陸法系法律的核心,在於法條或法典化(Codification)不同。以信託關係為例,兩種法系所發展出來的信託法截然不同,全球化的架構,則用Convention on The Law Applicable to Trusts and on Their Recognition(海牙公約)來彌補。
第二種解釋,透過美國三權分立下的憲政體制,說明「受託人責任」如何從源自英美信託法的歷史起源和現代發展的腳步,在美國三權分立的憲政架構下運作,以及2008年的金融風暴後,針對保護消費者金融產品的權益,如何責成該國行政單位,擴大受託人責任法律原則的適用範圍。
第三種解釋,突顯英美法系國家處理私法關係的法制如何不同於大陸法系的「公法優先」思考。即使再通過「金融消費者保護法」,於2011年底生效,程序上的正當法律程序(Procedure Due Process of Law)並不等於實質正當法律程序(Substantive Due Process of Law)已經建構完成。但應注意的是,「投資人之請求權基礎」在英美法系憲法層次,「私法優先」的意義在於,美國國會立法過程中,也有因為忽略人民的私法權利不能由非終身職的法官審判,而造成違憲的案例。
最後的討論,以古典「英國問題」為探討架構,就上三種解釋,總結大陸法系承襲並將英美信託法條文化(Codification)的困境和可借鑑之處。
起訖頁 191-216
關鍵詞 受託人責任華爾街改革和消費者保護法案注意責任忠實責任古典「英國問題」
刊名 月旦財經法雜誌  
期數 201212 (31期)
出版單位 元照出版公司
該期刊-上一篇 金融服務業行銷監理規範之臺灣經驗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