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近二十年來,台灣家庭結構產生急遽的變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單親家庭的出現與增加。女性單親家庭的出現,令人擔心的並非其成長的數量,而是它與「貧窮女性化」趨勢間的密切相關。成長在經濟失利家庭的子女,其未來的社會經濟成就也蒙受不利的影響,實在不容忽視。然而,目前有關的實證研究中,過分强調女性單親本身的人力資本變項,來解釋女性單親家庭的致貧因素,而忽略家庭長期累積資產的抗貧功能,因而限制有效掃貧策略的設計。本研究即根據Sherraden提出的資產累積理論,檢視女性單親家庭的資產累積及兩代傳遞過程,探討資產累積對緩衝家庭經濟困境的福利效果。 本研究採用質化研究中的深度訪談法來蒐集資料,訪問全省五個都市化程度不同縣市(基隆、台北、苗栗、花蓮、台南)的五十位女性單親家長,其中38位為低收入家戶的家長,12位來自一般收入家户。本研究的發現有二:(1)這些女性單親的教育成就和父母親那一代的教育程度相當類似,特別是低收入戶組的女性單親家長因為長期教育投資不足,難以脫離經濟困境。但少數幾位低教育成就的女性單親,靠其擁有的有形資產累積(例如房地產、儲蓄存款、保險撫卹金等),仍得以脫離貧困。(2)這些受訪的女性單親家庭,除了接受來自婆家或娘家(大部份是娘家)不定時的社會支持外,有形資產(如房子和田地等財產)的轉移幾乎沒有發生。究其原因,傳統父系家族的資產傳遞機制,阻礙女性在家庭中的資產累積,因而限制女性單親家長脫離貧窮的機會。因此,未來有關女性單親家庭的掃貧策略應該加入資產累積元素,以打破其不利的經濟惡性循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