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由劉鎮寧先生所撰,探討大學教師參與偏鄉小學的跨領域課程之發展。考量偏鄉小學長期處於初任教師、代理教師偏高或不穩定的狀態,再加上外部人力資源不足,不利於課程發展。作者以南臺灣一所偏鄉小學作為個案研究對象,探究大學教師參與跨領域課程發展的歷程與成果、校長的課程領導以及個案學校對大學教師參與跨領域課程發展的感受獲得以下結論:一、跨領域課程的發展歷經六個階段,具體完成概念圖、確立知識範疇、建立概念的脈絡關係以及概念內涵的銜接與統整等要素;二、校長在大學教師參與跨領域課程的發展過程,能發揮協作課程發展與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等課程領導行為;三、大學教師參與偏鄉小學跨領域課程的發展,能促進教師的專業對話與提升課程發展的專業知能。
第二篇由陳惠雪先生所撰,以「教學與學習國際調查」(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Survey, TALIS)2018的量化研究結果為基礎,針對國小教師的專業發展部分,檢視臺灣與國際平均數據差異的項目,發現臺灣教師雖然肯定專業發展的正面效益,但教學時數、課程規劃或備課時間卻都低於國際平均。研究結果發現,教師專業的阻礙在於必須面對學生家庭的挑戰、任行政事務瑣事擺布,且投入時間與獲得收穫不一定成正比的現實問題,然而,辛勞的計畫成果,透過反思與批判,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源頭活水,再與自發性地與志同道合的教師組成專業社群,利用線上社群資源,有助於鞏固教師專業。
第三篇由孫良誠與吳清山兩位先生所撰,以Sabatier的整合取向觀點為架構,訪談14位教保服務人員及行政人員,探究就學補助的政策次系統、遭遇問題、政策學習與政策變遷情形及政策再變遷方向。研究發現,就學補助政策的核心信念與教保理念相同,有利於推動補助政策;中央政府、縣市政府及幼兒園相互合作執行補助業務;為解決補助問題產生政策學習並導致政策變遷;補助政策變遷僅改變次級信念,即實現目標的方式,並未改變核心信念。補助政策再變遷的方向包括以教育目的為政策目標、落實社會正義、要求教育品質及提供經濟以外的補助方式。綜上,建議政策規劃者應廣泛蒐集執行過程的訊息,透過政策學習促成政策變遷;教育主管機關可擔任政策掮客與不同單位溝通,以保障相關人員權益;政策規劃者應分析社會環境再提出政策主張及目標;檢討經濟弱勢加額補助審查條件的適切性及修正《所得稅法》等,使幼兒就學補助能實踐政策的核心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