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 | 專利法之經濟結構--經濟分析理論對於臺灣專利制度運作之啟發 |
---|---|
作者 | 張哲倫、李素華 |
中文摘要 | 深具政策工具性質之專利法,相較於傳統法學,倫理色彩相對較淡,其經濟結構係將社會定位為主體,以增進社會福祉為目標,可預期之社會福祉包括經濟成長、工作機會增加等。授予發明人之專利權僅係執行前述政策之手段,達成此項手段之方法係建立誘因。鑑於專利權本身之諸多未見於一般有體財產權之脆弱性質,適當的誘因必須建立在強而有力的專利保護。以上的主體、目標、手段、誘因及保護,彼此互為相關,牽一髮而動全身。 |
起訖頁 | 229-262 |
關鍵詞 | 專利、經濟分析、誘因、行為經濟學、後見之明、證據保全、申請專利範圍解釋、更正、飛利浦 |
刊名 | 月旦法學雜誌 |
出版單位 | 元照出版公司 |
期數 | 201411 (234期) |
DOI | 10.3966/102559312014110234015 複製DOI DOI申請 |
QRCod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