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是學生主要的生活場域之一,與學校相關的情境因素可能是孩子的焦慮來源,同時也是焦慮帶來負面影響的場域。焦慮所伴隨的迴避行為,很容易演變成拒學的現象,進而影響兒童的學習與發展。拒學個案的焦慮迴避行為與缺席狀態,使得學校輔導人員不一定有機會在第一時間提供孩子直接服務,更凸顯生態系統中家長、導師、輔導教師之系統合作處遇的重要性。教育現場應瞭解拒學現象的心理病理因素,辨識拒學(school refusal)與逃學(truancy)等類型之差異,方能帶來有效的介入策略。Covid-19疫情對拒學現象帶來影響,且持續影響著疫後生活。面對拒學的漸進式缺勤,如何在拒學徵兆出現之初期,透過生態系統的團隊合作進行即時介入與回應,形成對孩子的共同理解與共享目標,是拒學處遇及預防惡化的關鍵。 本文統整過去文獻與實務經驗,整理以下處遇建議提供實務工作者參考:1.家長與教師協助減壓,適時調整班級經營策略;2.教師運用混成教學,家長協助執行漸進式計畫;3.教師與家長留意孩子的負向思考,給予澄清與保證;4.輔導人員協助教師與家長看見孩子成功經驗,促進三方自我效能;5.學校輔導人員成為家長的後盾,促進支持的團隊;6.結合跨專業、多層次的系統資源協同處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