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漢簡中的記時法
並列篇名
THE DIVISION OF TIME IN THE HAN DYNASTY AS SEEN IN THE WOODEN SLIPS
作者 勞榦
中文摘要
中國記時法,商代的制度不詳,可能是只有旦夕等名稱卻不是把一日分成一定的時區,不過據左傳上的記載,春秋時已把一日分作十時了,這種十進制的計時法,正是把一日分為百刻的基本來源。從漢代的材料中,顯然的可以看出來把它從十進制改為十二進制,這或者和十二方位有關。依照淮南子天文篇,十二支分配到二十八宿,那就在漢初,或者更早至戰國時期,十二方位已經分配定了。日晷的日影和栻上十二支的方位是有關係的,那就一日分十二時比較一日分為十時,就日晷的關係上說,更為切實。何況十二的數目,可以用三除盡,可以用四除盡,在工作分配上更有它方便的地方。居延漢簡中所用的記時法是十二進制的。有時一時會分為前後兩個小單位,但並不妨礙十二時的計算法。淮南子天文篇雖然有一種十五分法的名稱,但這是以白天時為限的,也就是從卯初至酉末為七時,加倍為十四時,再加上入夜的桑榆,總為十五時。倘若把日夜都加倍,就成為二十四時,還是十二進制。十二時制和百刻制是不能互相配合的,即每時合8 1/3刻。西漢沒有刻以下的名稱,但從西漢的日晷來看,卻可能有半刻的算法。那就三分之一刻可能就按半刻去算。東漢以後一刻再分為十分(依照漢簡,西漢刻就是分),那就三分之一刻就可以三刻半來計算了,這種算法雖然奇零,卻也簡單。不像宋代在每時八刻之外,每隔三時還有一個獨立的刻,作為『加時』,再每月變更『加時』的位置。這實在太複雜了,直到清初才有一日分為九十六刻的改革。從漢簡計時法牽涉到的是日晷用法的問題。日晷上的指針不可以直放的,必需有一個傾斜度數,依照當地緯度及季節來調整。漢代的日晷,依照漢栻的構造來比較,大致是平放的。調整的應當專以中心的標桿(表)為限。這個標桿依照漢代日晷及淮南子中的材料,是用四條繩(四維)繫著的。標桿的傾斜度就由四條繩來調整。調整時一定要有標準。除去對準當地北極星的方向,還應當把標桿照出日影的長短記到日晷上,然後再按時調整。匋齋藏石記那塊日晷,除去原有刻度以外,後來記上的刻畫十分顯明,這就表示依照各地特殊情形,記到日晷上的事實。日晷上的符號普通被稱做TLV(和TLV式漢鏡相同),其中V是代表四維的,T的橫畫應當表示夏至的日影。L的橫畫應當表示冬至的日影。只要日晷上有這兩種記錄,標桿應當調整的傾斜度,就容易解決了。
英文摘要
In the study of the wooden slips which was published in 1960, I denoted some ideas based on the records of the Han Dynasty and the research on the Han sun-dial by Professor Liu Fu (劉復). Some seven years later I have made a new revision of the edition contained in Chü-yen Han chien K'ao-cheng. An article by Mr. Chen Meng-chia (陳夢家) entitled ''A Reconstruction of the Han Dynasty Calendar Based on the Han Slips'' was published in K'ao-ku Hsio-pao, nos. 1-2, 1965. Certainly he has the right of his presentation, particularly, since he worked on the article for such a long time. But his basic thesis is that the Han division of time was divided into eighteen units perday. I find it extremely difficult to agree with his opinion In the following I would like to prove that each day was divided into twelve units.
起訖頁 351-370
刊名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期數 196901 (39:1期)
出版單位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該期刊-上一篇 斝的形制及其原始
該期刊-下一篇 The Shih-Ching: Its Generic Significance i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and Poetics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