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中國地方自治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地方自治下的「區」與「村里」組織
作者 紀和均
中文摘要
地方自治的核心概念,主要有兩點:一是住民自治,二是團體自治;申言之,主要是於符合區域空間限制下,透過住民自主討論與決定地方性公共事務,達成儘速回應住民共同的生活需求;住民們更可以進一步組成一個「人合團體組織」,憲法或法律賦予此人合團體特定的獨立法人格,具有直接執行地方性公共事務的權能,此憲法創設「地方自治團體」的最終目的。因此,地方自治團體必然要兼備有「住民自治」與「團體自治」兩項要素;反之,住民自治卻不一定需要一個具有獨立法人格的「人合團體組織」,而僅存在住民自主討論與決定地方性公共事務的要件即可,例如村里民透過村里民大會討論村里事務,村里長須遵守村里民大會的決議,並執行之。直轄市與省轄市(以下簡稱市)成為多數民眾聚居的區域,為了市政行政效率的達成,我國進一步將直轄市與市以透過內部行政區域劃分成數個「區」,設立「區公所」做為「市政府」的派出機關,做為直接執行市長政策的市政執行單元。村里長對於村里民生活的協助,具有關鍵重要性,上至國家防疫措施的落實,例如:防疫居家隔離的每日居家關懷、推廣日間長期照顧;下至村里鄰民眾的需求,例如:巷道內停車位的劃設與取消、組織噴灑病媒蚊蟲的藥劑。因此,村里制度的現況了解,更能理解臺灣地方自治的「草根民主」(grassroots democracy)基礎。本文主要目的在於,分別檢討現行的「區」與「村里」制度,並且對於「區」與「村里」的正當性給予闡釋與建議。
起訖頁 3-42
關鍵詞 村里住民自治草根民主山地原住民區社區發展協會
刊名 中國地方自治  
期數 202108 (74:8期)
出版單位 中國地方自治學會
該期刊-上一篇 希望總是在努力以後
該期刊-下一篇 民眾與政府的距離──資訊科技對於政治疏離感的影響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