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在豐子愷的生命中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從生平來看,豐子愷對儒家思想的接受,主要有賴於他童蒙時期的私塾生活以及後來與儒學大家馬一浮的交往,國民政府在抗戰時期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從文藝觀來看,豐子愷主張藝術以仁為本,不僅繼承並弘揚了儒家「和」的觀念,而且提出了以孟子學說為基礎的「同情說」。從作品來看,豐子愷的諷刺漫畫在風格上經歷了由辛辣向含蓄的轉變,達到了儒家詩教對於溫柔敦厚的要求,其戰爭題材的漫畫也由直接描寫人間慘象轉向著重刻畫和平與希望,體現出厚重的人道主義精神。此外,豐子愷的作品還具有文畫互通的特點,其故事性和當下性使「曲高和眾」得以可能,從而為孔門藝術精神開一大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