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0年代,日本開始出現「社區活化運動」的趨勢,基本上這些運動是以「提振當地衰落的經濟」與「增加人口」為目標。因此,此類運動不管由地方政府或民間團體來主導,都與相關產業,尤其與觀光產業有著緊密的聯結關係。其主要的「商品」就是當地的歷史建築物、傳統藝術、或是祭典儀式等肉眼可見的「文化」。不過,近年來頻發的大型災難,也引發了城市與學術界共同合作來面對災難的重建運動,這樣的合作也開始受到各界重視。如建築學、都市計畫研究、心理學等災難研究相關各領域的研究者進來協助受災區域的重建,也試圖進行當地區域的活化。由於「危機就是轉機」,在災後地方政府或相關單位試圖提出新的社區活化或都市計劃,但是受災戶不見得都能接受外界的人提出「更好」的生活模式、社區樣貌。在受災區,由於「支援」的方式不符合當地民眾想法的關係,也經常在贊助單位(包括政府)與災民之間發生衝突。在臺灣,九二一地震(1999)或八八水災(2009)等大災難讓廣泛區域的住民成為災民,甚至引發了許多原住民部落以遷村來作為解決問題的爭論。本文以社區活化作為切入點,探討人類學對於災後研究的可能性。在災難發生的區域,在當地做過田野調查、較善於研究當地傳統文化、「本土觀點」的人類學者,是否能夠提供跟一般「災難研究專家」不同的觀點?筆者透過九二一地震後的邵族伊達邵部落及日本的災後社區活化的例子來思考人類學家如何參與、協助受災區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