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台灣社會興起了一股另類產業熱潮,生態旅遊、有機農業成為鄉村發展的「另一條路」,特別是一般社會大眾咸認為,對於處於經濟弱勢及生態環境脆弱之地的原住民,這是最適合的發展方向。然而,有機農業真的是原住民的救濟之道嗎?在消費主義及媒體哄抬下,如今有機農業已成為台灣鄉村或原住民地方經濟發展、產業振興的「政治正確」的選擇,然而今日與市場利益緊密結合的有機農業,是否只不過是另一種強調「美味」、「健康」、「環保」的「綠色資本主義」?而其對弱勢小農、鄉村或原住民地區的貧困階層而言,是直接的救濟之道或是一種阻礙?本研究以一個接受NGO組織資助創設有機農場的原住民的部落為例,指出「有機農業」的概念多來自於外部社會,當它在原住民部落被推動時,往往要求生產者必須不斷向外學習,以內化這套有機理念及理性化的田間管理、倉儲管理規則;必須建立產銷通路,以進入自由市場;為了維持通路,必須以量產及穩定供貨為目標,以提供高度的大眾消費;必須經過文化包裝、認證或品牌化的化妝,使其產品在百家爭鳴的商業市場中爭得一席之地。然而,並非所有的原住民小農都能適應這一套「有機農業的馴化過程」,無法被「馴化」的原住民,可能被貼上「懶惰」、「學習力不佳」的標籤。本研究藉由「規訓」的理論視野洞察現代化發展邏輯底下的原住民有機小農處境,指出原住民成為有機專業農歷程中,可能遭遇的地方知識遭致揚棄、食物主權喪失與身體規訓等問題。希望經由此一反思,凸顯弱勢小農除了積極加入資本主義的產銷鍊之外,尋思其他可能出路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