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阿美族傳統農業知識
作者 郭祐慈
中文摘要
本文所稱的阿美族農作知識1,不是一個封閉體系,必須放在相應的時空環境中理解認識。也就是說,阿美族農作知識的形成,不僅出自阿美族傳統的承襲,也帶有日本統治時期至今,整個二十世紀,從族外習得或被訓練的「農業知識」,如何相伴型塑今日阿美族農業社會的實作邏輯。 在某一種意義上來說,「傳統」不可能是亙久不變的,因著外在力量或內在動力的改變或驅使,時間得以在傳統的面貌上做出變化,保留了一些什麼,也逐漸減少些什麼。傳統的尋找有多種的樣貌與解讀的方式,可以是實證的,也可以是建構的,實證來自檔案資料的爬梳,廣義上來說,資料包括一切能以文字紀錄下來的訊息,有檔案、報紙、日記、田野口訪等,建構有外部,也有內部建構者的相信或意志。本文討論阿美族傳統的農業知識,是站在這樣的角度來理解所謂的「變」與「不變」,在資料上則同時採用田野與歷史文獻紀錄。 阿美族傳統的生產方式有農業、狩獵、漁撈、採集、飼養,其中以農耕為最重要。早期農耕以旱田燒墾為主,和地理環境緊密結合,具有明顯的自足性。但是,大多聚居於平地的阿美族,也因平地交往的便利性,而與其他文化接觸很早,二十世紀日本帝國的崛起,更將阿美族的生產活動向世界經濟變動拉近。時至今日,阿美族的農業活動表面上已「充分現代化」,但是許多阿美族式的認知,卻仍保留在阿美族人彼此的對話中,且更集中地在某些特別的場合熱烈彰顯,例如各種與農業相關的歲時祭儀。早期的農業祭儀有播粟祭、祈雨祭、祈晴祭、驅蟲祭、收粟祭、貯藏祭、豐年祭等,其中以豐年祭為最盛大。 綜上,阿美族若有一個不變的農業傳統,從知識體系建構的本體論來說,本文想關注的是,在這個傳統知識上,「歷史過程」如何作弄知識傳承的內容,而傳承又如何再被認知?這個傳承的實踐,如今還能尋出怎樣具體的現象?以「豐年祭-傳承在阿美族之間的農作精神」為題,從今日阿美族重要的農業祭儀活動「豐年祭」談起,點出傳承於豐年祭阿美族之間的農作精神,再尋線挖掘阿美族農作精神的可能線索,其中會涉及何謂阿美族農業精神的假設,與日治時期農業發展的過程,最後歸結到阿美族農業知識傳承與再現。
起訖頁 99-124
關鍵詞 農業知識海祭共享
刊名 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  
期數 200906 (5期)
出版單位 台灣原住民教授學會
該期刊-上一篇 原住民族知識體系中傳播研究的可能脈絡
該期刊-下一篇 蘭嶼達悟族的海洋知識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