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台東市阿美族豐年祭儀的變遷與傳承
作者 蔡中涵
中文摘要
根據日治時期1912年的調查報告指出馬蘭部落有321戶,部落的道路並非井然有序,家戶分散座落在各處,還沒有形成一個很有規模的部落。每一家屋周圍用竹子或樹枝做成防衛用的圍籬,在庭園內種植許多樹木,遠看像是在森林中建設的部落。 馬蘭部落的阿美族幾乎都從事農業耕作,再怎麼炎熱的天氣,或遇到風雨交加的日子、也照樣出門工作。往昔,每年因要向卑南王納貢,所以飼養了不少的牛隻,最多時達到3,400頭牛。 阿美族的傳統社會有三大特徵一是母系社會,二是年齡階級制度,三是領袖制度。阿美族的男子以3至5歲為一組同時進入同一個年齡階級。唯在整體社會組織中分為少年、壯年和長老三個年齡階層,每一個階層含有數個年齡階級,例如壯年階層就由Itukalay、Ipadalay和Palawilay三個年齡階級所組成。這個制度上下階層的關係非常的嚴密,各階層的權利義務區分清楚,工作分層負責,下級的成員絕對不能越級報告,事涉部落事務或重大事件則由最上級長老階層經協議來決定,即以共識決來處理大小事務。而且,阿美族的傳統社會以集會所為中心過生活,工作,漁獵和娛樂都是集體行動相互回饋,因此「鰥寡孤獨者皆有所養」社會秩序祥和井然。
起訖頁 27-63
關鍵詞 頭目過渡儀式集會所年齡階級年齡階層
刊名 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  
期數 200812 (4期)
出版單位 台灣原住民教授學會
該期刊-上一篇 阿美族之歲時祭儀
該期刊-下一篇 花蓮東海岸撒奇萊雅族豐年祭之研究──以豐濱鄉磯崎村為例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