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琉球鄉四面環海,近來因風景優美觀光業盛行,居住人口數約1萬2千多人(見附表一),但早年該地區的居民教育程度不高(見附表二),居民多國中、小畢業後就出海捕魚,島上居民多以漁業維生,藉由職業與專業上的優勢,部分漁民以走私的方式進行毒品交易或在島上製毒,而該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易面臨海路走私犯罪問題,雖然政府對於海上、海岸及港口設有巡防及查緝機制來監督,然而,毒品走私犯罪的標的、模式仍層出不窮。根據學者(謝文忠,2012)研究結果發現,海路走私犯罪者的教育程度不高,初次接觸犯行年齡約20至30歲,其所成長的家庭環境會影響學校的學習,使其暴露在較易接觸偏差行為的環境中,而促因則是周遭有走私犯罪背景的親友引介。海路走私犯罪需仰賴經驗,進行事前準備及綿密的走私過程,包含走私管道洽商、走私各階段角色的選定、走私運輸、取貨及銷貨的安排。海路走私犯罪有集團性、分工化之趨勢,從規劃、聯繫、取貨、運輸至交貨,都有分工,而不同走私犯罪集團間亦會產生合作模式。走私犯罪者會運用各種方式,掌握資訊逃避查緝,集團幕後負責人不易被查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