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以「全民均健(health for all)」為最高宗旨,使民眾不僅免於疾病,更可達到幸福感(well being)之正面與積極意涵。有別於臨床醫學以主動求診病人為對象,公共衛生須走入社區,要求與協助社區營造安全健康環境,致力於消弭健康落差,教育民眾要有健康行為、學習尋求特殊保護、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限制殘疾、積極復健的方式預防疾病,也因公共衛生涵蓋面向廣泛,欲達到「全民均健」並非單一部會可獨立完成,需藉由跨部門合作始可達成目標;以環保議題為例,如何避免發生鉻中毒引起痛痛病、多氯聯苯汙染造成米糠油事件、空氣汙染造成呼吸道疾病、地下水含砷導致烏腳病、廢棄物或工業廢水造成水或土壤汙染、工廠意外造成職災並波及居民等問題,係以環保署為主責機關,然欲居住在低(無)汙染環境則須藉由政府跨機關、跨部門合作;以生活環境為例,欲發展輪椅使用者、推嬰兒車者、拖行李箱旅遊者之無障礙道路、公共場域及居家環境等,需由內政部營建署、交通部觀光局、教育部等部會及單位通力合作,始可採通用設計概念,營造出無障礙生活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