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從腦袋實驗、心理實驗到性別批判
作者 楊嘉宏
中文摘要
記得大一念普通心理學時,對教科書所提到的許多心理學實驗深感讚嘆,一個個偉大的心理學家用各種「客觀」、「精準」的科學研究方法:把老鼠放在迷宮或水中,看牠如何學習找尋生存路線;不停打斷一個睡眼惺忪的實驗參與者來瞭解夢的重要性;觀察剛出世的恆河猴會選擇眼前一個用絨布做成的猴子,還是一個用鐵絲纏成卻能提供奶水的猴子;或將貴重的儀器連結到人類的頭部,甚至打開頭骨,看看人類腦部到底如何運作。這種種科學實驗的目的就是想一窺人類心靈的奧秘,期望解開一個困擾人類幾千年的迷團:人到底是什麼?這些心理學知識帶給剛脫離沉悶高中課程的我一股進入大學知識殿堂的喜悅,我當時以為,人類的心理與行為問題,都可以藉由這些腦袋與心理實驗的結果來解釋與解決。大學畢業後,進入國中從事輔導工作,近幾年我發現,強調以最先進的科學實驗方法,以穿透人類身體、細胞所擷取出來的基因、荷爾蒙與腦造影圖的判讀結果來解釋人類學習行為差異的說法,似乎漸漸成為教育界受歡迎的論述,相關的演講近年來不斷在各級教育中推廣。然而,就在這樣的風潮當中,我對於這類的論述是否真能解釋人類的行為、解決人類行為的問題,也漸漸產生了懷疑與批判。以下的篇幅,我將分享近五年來我所參加的三場相關的研習課程,我個人所聽及所感,以及期間我到高雄師大性別教育研究所進修後,思考上的轉折。
起訖頁 90-94
刊名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  
期數 200808 (42期)
出版單位 教育部
該期刊-上一篇 達爾文再起?揭開金星、火星的迷思
該期刊-下一篇 仇恨犯罪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