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馬鈴薯是繼小麥、稻米、玉米之後為世界第四大糧食作物,它在單位面積上除能生產相當高的食物能量(food energy) 外, 並能生產極豐富的蛋白質;由於它比較適合栽培在溫帶國家如北歐、美國北部與南美高地,使栽培面積受到限制,但目前隨著育種與遺傳研究的進步,使馬鈴薯已能在較熱的地區生產,而成為一種世界性的糧食作物。一般來說,薯球中含75~80%的水分、1O~20%的碳水化合物、2~3 %的蛋白質、0.1%的脂肪、1%的礦物質及豐富的維他命C,在一般人的觀念中認為它是種澱掛含量高的食物、不可多食,尤其減肥者更視為禁物,但經過近數十年來,全美馬鈴薯促進會(National Potato Promotion Board) 的呼籲,指出生命的維持需要能量,而馬鈴薯除含此能量外,又含有蛋白質,應是一種極為營養的食物,若將其佔鮮重2~3%的蛋白質含量換算成乾物重比率,當為佔乾重之10~15% (約為鮮重的5倍) ,比米所含的7 %高出半倍以上;又從它組成蛋白質的胺基酸種類來看,除了缺少methionine,cysteine 外, 含有大部份的必要胺基酸, 這正跟富含methionine, cysteine,卻少其他胺基酸的牛奶蛋白質成了互相補助的食物;另外,馬鈴薯含鉀多卻含鈉少,要是調製馬鈴薯食品時,不另添加鹽,它還是極佳的低鈉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