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考古人類學刊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回應與反響
作者 黃應貴
中文摘要
首先,我非常謝謝兩位評論人的精彩意見,他們不僅對這本論文集給予非常正面的評價,更積極地指出未來可進一步探討的主題。尤其兩位都是學宗教學出身,卻又從兩個不同的角度出發:蔡彥仁教授是從七篇研究論文的共同議題著手,而蔡怡佳教授卻是從各篇文章的深入了解及分析切入,最後卻討論了幾個主要未來要面對的共同問題,因而共同鋪陳出本論文集所蘊含的宗教學視野,彌補原書中缺少宗教學論述之不足。特別是當蔡彥仁教授由宗教融合、「靈」的體驗與追求、以及身體實踐與物質面向三者普遍特徵,為當代宗教公認、可資辨識的面貌後,進而提升為宗教性及宗教本體論問題的探討,作為未來探討的核心問題時,蔡怡佳教授的評論卻指出本書已提出一個兼具歷史社會脈絡與主體經驗的視角,以超越約化論與反約化論或本質論與建構論間爭辯的第三條路之可能性。因書中幾篇論文都明顯地不把宗教化約為社會、文化、心理的現象,而保留其充滿著「無法解釋」的「著迷」與「神祕」之元素,使宗教的本質不再是先驗的,而是透過當事者的宗教體驗來再現,更是與體驗、情感、非理性、存在感、甚至超越性緊密結合,使我們得以重新思索宗教性及宗教本體論的問題之可能。事實上,這也與新自由主義化的前題:網際網路的科技發明所導致知識本體論上的革命有關。正如Lyotard(1984)所說,網際網路的革命不僅造成知識的追求上,已經不再以追求「真理」為目的,代之以「有效」外,資本主義興起以來所建構的社會類別,如政治、經濟、宗教、親屬等,早已相互滲透而糾結在一起。故若要重新確定一個公認、可資辨識的「當代宗教」面貌,確實得面對本體論的問題。
起訖頁 123-128
刊名 考古人類學刊  
期數 201512 (83期)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該期刊-上一篇 《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書評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