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是社會大變革時期,諸子各派皆圍繞國家治亂問題展開論述,尤其將政治倫理化的儒家,其內在「倫理體系」主張與外在作為治國規範的「禮」,有著密切關係。在《荀子》中,「禮」字出現342次,涉及多方面意涵。相比《論語》、《孟子》主要以「仁」釋「禮」,視「禮」為「天理」在人文社會中具體的物化示現;《荀子》則提倡「聖王制禮」一說,強調人的主體性,呈現有別於《論》、《孟》的一套禮學思想。因此,本文有意以《荀子》「禮」論為研究重心,並與《孟子》有關「禮」的論述進行比對,探討《荀子》的「禮」論本源與《孟子》的既定立場看法之差異。並且,嘗試剖析這些差異的產生之特定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