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比較了李永平和蔡明亮的現代主義淵源,如何因為文學和電影的文類區隔,造成兩人的落差,以及這樣的落差,又如何衝擊著中文世界對現代主義的思考。在台灣,相關思考深受過去英語世界著重形式的影響,理論視野並末全從審美觀擴大到現代性。在西方,美學作為自體性的自主地位晚近受到挑戰,本文引用了相關學者對康德第三批判的評述佐證。如果美學不能成立,所謂藝術又是什麼?尼采的思考帶來全新的意義:他從藝術實踐的特性,找到批判現代性的支點,情況就像他以藝術的特性,蓋了一座哲學的房子。藝術本質與居住的關連又是晚期海德格思想的特性,蔡明亮諸多有關房子和居住的電影,似乎遙相呼應,用意是在安置他離散的生命情境,這一點並和李永平打造新中文的文學現代主義形成對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