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發生時的地表運動受到場址效應的影響,尤其在軟弱的沖積層會有較明顯的震幅放大現象,其與土層參數有很高的相關性。然而,由氣象局強震網的實測資料分析發現地震動的場址放大效應並不單純存在於軟弱的沖積層,許多堅硬場址的測站也存在獨特的區域放大效應,可能和區域地形有關。換言之,單純的採用場址的工程分類來研判地震動的場址效應,並無法反映真實的地表運動特性。為能滿足實務上的需要,於短時間內解決地震動的場址效應問題,藉助於中央氣象局極為密集的強震觀測站地震紀錄來建立經驗模型為目前有效的解決場址效應的方法之一。本研究使用台灣地區強震測站的地震資料建立堅硬地盤的PGA及PGV之預測模式,為台灣地區堅硬地盤的平均地震動衰減律。並分別使用測站的實測紀錄與平均地震動衰減律的系統性差異來考慮場址效應,建立場址修正函數。此結果提供台灣地區未來進行地震災害潛勢評估時一個可靠度極佳之工具。本研究並將此場址相關係數與測站實際鑽探資料進行分析比較,探討實際地盤的工程參數(N、Vs)與實測地震動所顯現的場址效應的相關性,以做為地盤分類之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