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人權會訊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兩公約實踐與勞動人權保障(節錄)
並列篇名
Implementation of Two Covenants and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on Labor
作者 林佳和
中文摘要
「兩公約實踐」本身就是一奇特的命題:台灣並非兩公約的簽署國,但拋開國際法上的嚴肅思辨不談,亦不論兩公約施行法之真正法效力何在,至少政府部門願意推動人權實踐,總是好事一件,是以也請容許我不去直接談論「兩公約實踐」這回事,因為某個角度而言,至少是嚴謹的國際法與內國法論證而論,並沒有此一法律問題(juristische Frage)的存在。同時,兩公約充滿了許多原則性的、抽象性的規範性敘述,很大程度亦容忍各內國法在一定的範圍內偏離(Abweichung),也就是對公約條文內容之部分或一部的保留,這在制定當時無異作為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國家對立表演舞台,更精準一點的說:作為社會主義國家自我標榜「社會公平與進步」之樣版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公約》中,充斥著許多資本主義式的妥協與折衝,烙印與痕跡摭拾皆是。作者不是說,因為做為社會主義樣版,所以此公約絕不重要;正好相反,它所突顯的人之價值所在,特別是在權力關係總是隱藏潛伏性質的經濟、社會與文化生活領域上,這樣的規範性指向尤其重要,然而,只要在「國際公約」的這一層次上談論它,就不可避免的必須兼顧現實之國際政治面向,乃至於各國一定程度的主權呈現,既然經過稀釋,價值有時就變得各有分號、人人皆有其所愛、各國概有其所屬,味道其實也就不怎麼美好而無瑕了。請容許作者做如此之選擇:雖然題目為如此,但以下將不特別談公約內容,不論具體的勞動議題──這些都將留在口頭報告時補充之──,很奇怪而「辜負」原所設定之題目的,談談個人認為更「大啟示」(grobe Erzählung)的問題。
起訖頁 11-20
刊名 人權會訊  
期數 201101 (99期)
出版單位 社團法人中華人權協會
該期刊-上一篇 人權大步走,政府推動兩公約之實踐
該期刊-下一篇 2010年世界人權日系列活動--「百年人權之省思與展望國際研討會」紀實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