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人權會訊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故意、過失處罰倍數是否應有不同?何謂「過失」之實務見解
並列篇名
Should there be a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ct with intent and negligent act on the degree of punishment ? what's the concept of negligent act in practice
作者 陳世洋
中文摘要
所稱「故意」及「過失」如何解釋適用?依法務部96年1月12日法律決字第0950045522號函就法規之諮詢解釋,謂:「按行政罰法(以下簡稱本法)第7條第1項規定:「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非出於故意或過失者,不予處罰。」所稱「故意」,係指對於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構成要件事實,明知並有意使其發生,或預見其發生而其發生並不違背其本意而言。其判斷標準,乃行為人之「明知」、「預見」等認識範圍,原則上均以「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構成要件事實」為準,至於有無違法性之認識,則非所問。又所謂「過失」,係指對於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構成要件事實之發生,雖非故意,但按其情節應注意、能注意而不注意,或雖預見其能發生而確信其不發生而言。其注意程序之判斷標準,原則上以社會通念認係謹慎且認真之人為準,但如依法行為人應具備特別知識或能力者,則相應地提高其注意標準;至其注意範圍,原則上以「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構成要件事實」為其範圍,此從相關法規明文規定可知,如欠缺相關法規明文規定,則宜從「預見可能性」觀察,視該「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構成要件事實」是否客觀上可得認識而定其應注意範圍(林錫堯著,行政罰法,第87至88頁參照)。
起訖頁 41-46
刊名 人權會訊  
期數 201010 (98期)
出版單位 社團法人中華人權協會
該期刊-上一篇 漏稅罰與比例原則適用--與蔡朝安律師賦稅人權對話
該期刊-下一篇 「漏稅罰與比例原則適用研討會」活動紀實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