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自然保育季刊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當水獺回來時
並列篇名
When otters come back
作者 袁守立李佳琪林良恭 (Liang-Kung Lin)
中文摘要
水獺,是半水棲哺乳動物中較廣為人知的一群。牠們外型討喜、活潑、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心。目前世界上共有13種水獺,海獺亦包括在內,為世界各動物園中經常圈養與繁殖的食肉目動物之一。以小爪水獺(Aonyx cinereus)為例,鄰近國家如日本已經開放民眾可合法登記飼養,臺北市立動物園亦多次成功繁殖小爪水獺,成為園中的明星物種。根據文獻資料,我國境內現存的水獺物種為歐亞水獺(Lutra lutra),臺灣本島過去亦曾有歐亞水獺的分布紀錄,但因多年再無任何發現,推測可能已消失,現僅於金門地區仍保有歐亞水獺的穩定族群,為當地的代表性物種,但因數量稀少,被列為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近年來各單位的研究報告均指出金門地區的水獺分布、數量與十餘年前相比有明顯變化,不僅分布範圍縮小,個體數量亦減少,其中以西半島的惡化最為顯著,為金門地區水獺族群存續的重大警訊。依據筆者的調查、臺灣大學及臺北市立動物園研究團隊的排遺分析等資料估計,認為金門的水獺數量僅約百餘隻,不超過200隻。此現象應與金門地區開放後進行多項開發與建設,造成棲地破壞或干擾等有直接相關。此外,路殺事件頻傳、遊蕩動物的潛在威脅等亦為水獺數量逐年降低的附加因素。
起訖頁 16-25
刊名 自然保育季刊  
期數 201812 (104期)
出版單位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該期刊-上一篇 利用eBird線上賞鳥資料庫重新界定臺灣重要水鳥棲地
該期刊-下一篇 赤腹鷹的遷徙之路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