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博雅精審‧詩意盎然──評薛愛華:《撒馬爾罕的金桃:唐代舶來品研究》
並列篇名
Review of Edward H. Schafer's The Golden Peaches of Samarkand: A Study of T'ang Exotics
作者 徐瑛子
中文摘要
薛愛華(Edward Hetzel Schafer, 1913-1991)是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東方語言學教授,著名漢學家、語言學家。薛愛華出生於西雅圖,先後就讀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夏威夷大學、哈佛大學,主修物理學、哲學、人類學,掌握了十餘種語言,並受教於享譽美國學界的羅維(Robert Lowie, 1883-1957)、卜弼德(Peter A. Boodberg, 1903-1972)、陳受頤(1899-1978)等學者。是以薛愛華具有開闊的學術視野、堅實的理論基礎,他的漢學研究結合人類學、民族學、語言學、文獻學等學科,偏重於唐朝的社會史、文化史,呈現出多角度融會的特色,他被譽為「不僅是20世紀下半葉美國唐代研究的領軍人物,也是西方唐代研究的領軍人物。」薛愛華一生著述甚豐,《撒馬爾罕的金桃:唐代舶來品研究》(The Golden Peaches of Samarkand: A Study of T’ang Exotics, 1963)和《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The Vermilion Bird: Tang Images of the South, 1967)二書重視名物研究,一聚焦廣袤的西部邊境、一著力明艷的南方山川,總體思路一脈相承,向來被視為薛氏研究唐朝外來文化的雙璧,其中由加利福尼亞大學出版社於一九六三年出版的《撒馬爾罕的金桃:唐代舶來品研究》更是被學界推為薛愛華的代表作。
起訖頁 173-190
刊名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期數 201812 (15:2期)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
該期刊-上一篇 徐復觀思想中儒家與民主的連結:跨文化詮釋學的分析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