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農業生技產業季刊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食藥用菇類液體菌種栽培技術之潛力
作者 石信德
中文摘要
菇類是人類日常生活中所不能欠缺的食物,也是農業重要產值來源,我國洋菇罐頭外銷量在1960-1970年代為世界第一,曾有洋菇王國的美譽。台灣目前栽種生產的菇類有香菇、金針菇、杏鮑菇、秀針菇、洋菇、鴻喜菇(白精靈或白玉菇)、木耳、靈芝、草菇、高溫菇、蠔菇、夏季鮑魚菇、巴西磨菇、柳松菇、茶樹菇、珊瑚菇及猴頭菇等,總產值接近新台幣100億元。其中以太空包推廣栽培香菇數量已達1億6仟萬包,占台灣鮮銷市場75%以上,產值達新台幣2億4,000萬元;另外,杏鮑菇自動化生產技術與品種改良己推廣商業化生產。近年來隨著消費型態的改變,各種食藥用菇類因具有對人體特殊生理活性的物質,如多醣體、三萜類、麥角固醇、核苷酸、蛋白多醣、核酸、有機鍺、食用纖維等,具抗腫瘤、免疫調節、降血壓、降血糖、降膽固醇、抗細菌及病毒及延緩骨質疏鬆等保健功效,成為新興健康食品及保健產品所開發的對象。菇類產品之生產主要分為子實體及菌絲體,子實體經由段木栽培、木屑太空包或栽培瓶生產;菌絲體則需依賴液態培養而得。菇類生產需經菌種製作與培養、培養基質製作與菌種接種培養、出菇管理等三階段過程。一般菌種培養階段均利用麥粒、裸麥、高粱等穀類種子或木屑為主配方製作固體菌種,再接種至培養基質中擴大培養,往往耗時費力,且易受雜菌污染或其菌絲有生長不正常之現象發生,是目前菇類產業經營上所遭遇到的問題。相較於固體菌種,液態菌種係指生長在液體培養基中的菌種或菌絲體,在產業應用上又稱為深層發酵或深層培養。為因應菇類產業朝向自動化、規模化與國際化,菇類液體菌種之開發與應用已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
起訖頁 16-21
刊名 農業生技產業季刊  
期數 201010 (23期)
出版單位 財團法人臺灣經濟研究院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
該期刊-上一篇 有機畜產品管理及驗證制度之推動
該期刊-下一篇 機能性胜肽乳酸菌發酵產品之開發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