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自然保育季刊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不做陷阱的蟻獅--巨彎爪蟻蛉的形態及行為初探
並列篇名
Paraglenurus riparius, an antlion that needs no pit for hunting
作者 曹又仁
中文摘要
蟻蛉是脈翅目昆蟲(Insecta, Neuroptera, Myrmeleontidae)中最大的一科(Triplehornand Johnson 2005),目前世界上已知約2,000種(New 2003; Stange et al. 2004)。蟻蛉這個名字聽來或許陌生,其實一般民間常把牠稱做蟻獅(antlion),因為其幼蟲會利用沙土製作漏斗型陷阱,並捕食掉落的螞蟻等小型節肢動物,有如「吃螞蟻的獅子」。此外,因為蟻獅身體肥胖厚實,臺灣民間也常稱牠為「沙豬」或「肥豬仔」。「用草桿伸進洞裡逗弄蟻獅,讓牠誤以為有獵物掉入,在蟻獅咬住草桿的瞬間將牠拉出來」……,這可是許多人兒時的有趣回憶。相較於製作漏斗型沙阱的蟻獅,許多種類其實不會製作陷阱,而是把自己埋藏在沙粒或碎石裡守株待兔,伏擊經過身旁的獵物。牠們埋伏時樣貌和背景融為一體,要採集或觀察實屬不易。然而,近期分類文章開始陸續揭露這些埋伏型蟻蛉幼蟲的真面目。Devetak等人於2 0 1 0年描述一種埋伏型蟻蛉─Neuroleon microstenus的形態特徵及生活史紀錄;2013年,同一群研究人員歸納出埋伏型蟻蛉幼蟲的形態和行為特徵:形態特徵包括眼部構造上通常較沙阱型蟻蛉突出且立體、大顎刷毛較稀疏;行為特徵包括幼蟲具有往前移動能力而通常沙阱型蟻蛉行走時只能往後移動、時常更換伏擊位置。在臺灣,埋伏型蟻蛉包含4個屬的成員:彎爪蟻蛉屬(Paraglenurus)、拱顎蟻蛉屬(Dendroleon)、麗紋蟻蛉屬(Gatzara)及粗腿蟻蛉屬(Distoleon)(Stange et al. 2002)。這些埋伏型蟻蛉的生活史特徵差異、行為與形態特徵的關聯及可能的演化意義等資料,均相當闕如且亟待探勘。本文的主角,巨彎爪蟻蛉(Paraglenurus riparius),是臺灣特有的蟻蛉種類(Miller and Stange 1999),筆者於去年在野外採得1隻雌蟲,隨後布置飼養環境並幸運取得卵粒4顆,其中2顆順利孵化;幼蟲亦成功度過3個齡期、結繭、化蛹與羽化。正因觀察到埋伏型蟻蛉的機會可遇不可求,本文就飼育過程,對巨彎爪蟻蛉成蟲、幼蟲之形態和行為作描述,和各位讀者分享埋伏型蟻蛉的獨特之處。
起訖頁 19-25
刊名 自然保育季刊  
期數 201309 (83期)
出版單位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該期刊-上一篇 亞馬遜之心--亞馬遜原住民的生態知識與發展潛力
該期刊-下一篇 金門地區虎甲蟲資源分布及調查紀要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