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自然保育季刊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賞蛾趣--野外蛾類觀察方法概述
並列篇名
Enjoying Moths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Field Moth Observation
作者 施禮正林旭宏蔡明哲
中文摘要
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便開始種植作物與豢養牲畜,而此模式也在之後轉移到具有觀賞價值的生物。李白「黃山胡公求白鷴」一詩中便提及白鷴被飼養以做為觀賞用;歐陽脩「畫眉鳥」一詩中也述及畫眉在當時已被豢養的事實。在15、16世紀的大航海時期,歐洲人開始往世界各地拓展,同時也採集了許多各地的珍禽異獸做為標本,這些標本可能做為裝飾或收藏用。不論是豢養或是標本製作,對於生物的欣賞都是將牠們從野外拿到自己眼前。雖然《詩經》中邶風雄雉章中:「雄雉于飛,泄泄其羽,雄雉于飛,上下其音」道出中國詩人早從周朝便開始在野外直接觀察與欣賞鳥類,但直到19世紀這樣的活動仍屬於詩人或王公貴族的雅興,而未能普及至大眾。到了20世紀末,由於保育意識高漲,生態旅遊成為一般民眾新興的戶外活動型態之一,加上資訊傳播日益發達,各種知識的取得也更加容易,這些都對非破壞性的野外觀察活動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起訖頁 44-50
刊名 自然保育季刊  
期數 201103 (73期)
出版單位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該期刊-上一篇 灣地區洞穴內的陸生脊椎動物初探
該期刊-下一篇 尋找臺灣的「伊莎貝拉」--臺灣產長尾水青蛾屬幼蟲飼育與生長觀察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