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自然保育季刊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由桃米的稀有植物談社區居民可參與的保育行動
作者 邱美蘭彭國棟
中文摘要
隨著生物多樣性保育觀念的普及與地方意識的抬頭,有愈來愈多的社區居民想知道自己日常生活的社區附近有哪些自然資源?以及這些自然資源及生物多樣性之經營、管理、利用情形,對社區之長久生存與生活影響如何?大家也體會到保育地方生態資源,可提升環境品質,提供環境教育與生態旅遊功能,也有助於地方社區的產業及永續發展,所以社區生態保育變得愈來愈重要。從物種保育的角度來看,正式設置之自然保留區、保護區及國家公園,其面積與地點受到各種限制,往往無法有效涵蓋各類型的棲地並全面地保護到所有物種。臺灣的水雉(Hydrophasianus chirurgus)、環頸雉(Phasianus colchicus)、八色鳥(Pittanympha)、燕(Glareola maldivarum)、臺灣白魚(Pararasbora molt recht i)、臺北赤蛙(Hylarana taipehensis)、翡翠樹蛙(Rhacophorus prasinatus)、長腳赤蛙(Rana longi c rus)、金線蛙(Pelophyla x plancyi)、桃實百日青(Podocarpus nakaii)、槲樹(Quercusdentata)、穗花棋盤腳(Barringtonia racemosa)、臺灣原始觀音座蓮(Archangiopteris somae)、呂氏菝(Smilaxluei)、風箱樹(Cephalanthus naucleoides)等很多珍貴稀有野生動植物,都分布或生長在農村社區及其附近,而且這些人類已開發社區之自然資源所受到的衝擊和破壞,往往比在保護區內更為嚴重,保育需求更為迫切。從保育實務與永續利用的角度來看,由社區居民進行的調查、監測與保護工作,比外來的專家學者可以減少成本,能更快反應到居民的認知及保護行動,有利於培育社區居民之環境意識及保育專業技術,更可以結合社區對各項自然資源之永續利用。但是,在廣大的已開發社區中,牽涉到很複雜的土地所有權、不同的生態倫理觀念與利用壓力,迄無有效而且可由當地居民參與進行的調查、監測、保護和管理措施。不論就生物多樣性之完整保護、生態系之關聯影響、生態廊道維持或地區性資源之永續經營利用來看,都有必要透過教育與輔導措施,建立與當地居民的夥伴關係,共同推動長期的社區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保育及永續利用方法。
起訖頁 46-54
刊名 自然保育季刊  
期數 201012 (72期)
出版單位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該期刊-上一篇 觀賞水族貿易流通風險評估之探討
該期刊-下一篇 翠峰姬春蟬在太魯閣國家公園的新紀錄及其生態記述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