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自然保育季刊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臺灣彩蝠棲息於芭蕉新生捲曲葉的發現紀實
作者 張育誠 (Yu-Cheng Chang)周政翰陳逸文藍軍凌林良恭 (Liang-Kung Lin)
中文摘要
野生動物耗費一生中大半時間在其棲所中進行多數生活史行為。所以牠們使用的棲所類型及品質一直是生物學家關注的議題。蝙蝠為飛行性哺乳動物,在臺灣地區已知種類達30餘種。雖然蝙蝠的體型相對較小且不易被發現,其晝伏夜出的習性使得必須在白天尋覓棲身之處,在臺灣目前已記錄有不少蝙蝠種類利用棲所之資料,深入探討蝙蝠為何選擇該處棲身或許有助於其生態特性的瞭解。蝙蝠棲所依類型大致可區分為三類,第一類棲所便是俗稱「蝙蝠洞」的岩洞、人工隧道或引水渠道,通常都棲息千百隻甚至上萬的蝙蝠數量,如臺北縣瑞芳蝙蝠洞棲息著數萬隻的摺翅蝠(Miniopterus schreibersii),以及棲息於南投縣中寮人工隧道達數百隻的臺灣葉鼻蝠(Hipposideros terasensis)。第二類棲所為利用人類居家住所,最常見便是利用舊式三合院或廟宇屋簷夾層棲息的東亞家蝠(Pipistrellus abramus),以及停棲於嘉義縣水上鄉公所前庭屋簷燈座周圍的金黃鼠耳蝠(Myotis formosus flavus),該類型棲所棲息數量雖不大,卻是一般民眾較常見的。第三類型棲所則與植物有關,如高頭蝠(Scotophiluskuhlii)棲息於蒲葵樹(Livistona chinensis)葉叢內,金黃鼠耳蝠棲息於欖仁樹(Terminaliacatappa)葉叢中。國外文獻指出蝙蝠會利用植物新生的捲曲葉作為棲所(Findly and Wilson1974;Medway 1983;Happold and Happold1990),但在臺灣地區則尚未有發現紀錄。本文作者之一周政翰過去訪談蕉農時,蕉農曾指出在砍伐香蕉樹(Musa spp.)時偶會發現有毛色黃色及黑色兩類型蝙蝠飛出;他並於2006年在臺南縣大內鄉二溪村進行蝙蝠調查時發現棲息於人工種植香蕉樹枯黃葉中毛色為黃色的臺灣管鼻蝠(Murina puta)(周政翰等2008)。因此臺灣地區是否有利用香蕉葉棲息的他種蝙蝠?以及蝙蝠是否也會利用植物新生捲曲葉作為棲所利用?均尚待釐清。
起訖頁 3-7
刊名 自然保育季刊  
期數 201012 (72期)
出版單位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該期刊-下一篇 臺灣地區多樣化的蝙蝠棲所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