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自然保育季刊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溼地方舟──人工生態浮島
並列篇名
Wetland arkArtificial floating islands
作者 薛美莉李麗華謝莉顒蕭一民
中文摘要
在2016年梅姬颱風襲臺過後,出現了一條新聞:「500年才有的奇景!宜蘭雙連埤浮島颱風後『一家團圓』啦!」,文中敘述宜蘭縣雙連埤中有3座天然浮島(floating islands),因為在颱風強風的吹襲下,竟然發生浮島漂移近200m的有趣現象,引起一些人的注目。那什麼是浮島呢?就從字面來解釋,就是會漂浮的島;這些會漂浮的島又是怎麼形成?天然的浮島大都出現在淺水溼地,當溼地上的水生植物藉由走莖繁殖,繁密交錯的走莖逐漸形成密生的草毯,因其富含氣體的走莖在水面上延生繁殖,所以在水面上形成浮力;水下的根區逐漸腐爛,交織纏繞的半分解性根層,其通透性高且密度減少,長期累積下來形成可以隨著水流或風向四處飄移的浮島。宜蘭雙連埤的浮島為臺灣目前現存最為人知的天然浮島,主要由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及馬來刺子莞(Rhynchospora malasica)為主之禾本科(Poaceae)與莎草科(Cyperaceae)植物所組成,演替後期蕨類及大頭茶(Gordonia axillaris)等植物入侵,根系呈橫向交錯盤狀生長,使浮島基地更堅固紮實,這些浮島隨著水位與颱風季節,會自由遊走形成有趣的自然景觀。早年在南投縣日月潭也有天然浮島,但因建水壩發電而消失(陳江河 2006)。
起訖頁 80-83
刊名 自然保育季刊  
期數 201809 (103期)
出版單位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該期刊-上一篇 南澳地區黑翅鳶繁殖觀察紀錄
該期刊-下一篇 昆蟲是我們共同的語言--2018國際膜翅目昆蟲研習工作坊在臺灣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