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自然保育季刊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棕馬蜂交配期及度冬期的行為觀察
並列篇名
The mating and overwintering seasons of Polistes gigas
作者 羅美玲
中文摘要
2016年12月19日筆者造訪桃園市虎頭山,這天風和日麗,冬日暖陽,氣溫25-30 ℃。中午時分,走至山頂稜線,瞥見山徑旁的樹幹上停棲著幾隻棕馬蜂(Polistes gigas),其中一隻體型超大,目測體長有5-6cm,便駐足觀察。樹幹上總共有四個洞穴,大小深淺不一,每個洞口都有雄蜂停棲,似乎守候著自己的領地。高空處不時也有后蜂和雄蜂飛來樹幹上,每隻守候洞口的雄蜂都有和陸續飛來的后蜂發生交配。虎頭山離筆者家騎乘機車約十幾分鐘,因著地利之便,進而展開持續觀察。從第一次發現交配行為到后蜂離開度冬期棲所,期間長達103天。棕馬蜂屬膜翅目(Hymenoptera)胡蜂科(Vespidae)馬蜂屬(Polistes),廣泛分布臺灣平地至低海拔山區,是馬蜂屬體型最大的一種。依據葉文琪先生在臺灣生命大百科(http://taieol.tw/pages/99425)描述,后蜂體長25-27mm,工蜂21-26mm。全身暗紅色,無明顯斑紋。雌蜂觸角黑色,唇基具明顯刻點;頭部額頭區域有明顯突出的隆脊,側面看時,臉頰略寬於複眼,翅膀淡褐色。雄蜂27-45mm,部分雄蜂體型巨大,約與中華大虎頭蜂(Vespa mandarinia)相當,其大顎發達,內緣呈半圓形凹入,臉頰明顯寬於複眼。棕馬蜂的巢常築於樹叢、樹洞、洞穴或人工建築物。通常每年4月可發現后蜂開始築巢產卵建立王朝。2013年8月16日曾觀察到成熟聚落(colony)的蜂群約數十隻,8月底已出現雄蜂的蛹室,其特色是伸長且突出的蛹室。相較之下,后蜂和工蜂的蛹室短小,且二者差異不大。依據2013年的觀察,臺灣棕馬蜂雄蜂最早出現紀錄是8月27日。9月以後,工蜂、后蜂、雄蜂同時聚集巢上,雌雄蜂無論是蛹室或體型差異都很大。
起訖頁 60-69
刊名 自然保育季刊  
期數 201803 (101期)
出版單位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該期刊-上一篇 福建植物隨筆
該期刊-下一篇 來自南極的意外之客--白鞘嘴鷗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