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漢學研究通訊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明清以來的輿論社會
並列篇名
Public Opinion in Chinese Society from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down to Modern Times
作者 王汎森
中文摘要
個人之所以關心「明清以來的輿論社會」這個議題,純粹是二、三十年前對明清時事小說跟時事劇的新聞傳播性感到興趣的延續。訊息傳播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一個事件如果未經傳播可能只有「點」狀的影響,一經傳播,則擴充為「面」。因為傳播「量」(scale)的多少,也影響到事情的「性質」。在這次演講中,因時間有限,我只談論明清以來輿論社會的幾個問題。首先,明清時代在邸報等傳遞訊息的方式之外,另有一些並未被充分當作訊息傳播管道的,如時事小說、時事劇。過去對於明清社會輿論的研究多以邸報、邸抄、小抄、小報、宮門抄、轅門抄等史料為基礎,很少注意到時事劇、時事小說,還有各種歌謠所產生的新聞傳播作用。在當時,它們的傳播效果恐怕不能輕估,但是一般都被當作文學材料處理,而少從傳播方面的角度加以評估。這些文獻的創作,有許多是還在進行中、或剛結束的事件,故具有「即時性」。因為對訊息傳播轉變的題材有興趣,因此開始關注明清時期媒體與輿論社會訊息傳播的轉變。我認為從晚明社會一直到康熙二十年左右,可算是個傳統的輿論社會,到了晚清因為新式報刊的引進變成新式的輿論社會。一要解釋輿論社會的出現,首先要談邸報的問題。明清討論消息的傳播,有邸報、小抄等等,包括書本、謠言、街談巷語、揭帖等。這些文獻都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它們的規模到底有多大呢?它們的發行量到底有多少呢?都是值得注意的。
起訖頁 1-6
刊名 漢學研究通訊  
期數 201808 (37:3期)
出版單位 漢學研究中心
該期刊-下一篇 數位時代的假新聞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