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說「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王陽明(1472年—1529年)在明代就是幾百年才出的人。青少年時特立獨行,出入佛道,研究兵法及百家,有經略四方之志,屬諸葛亮或豪傑一類人物。其所學兵法屬工具理性,與良知之價值理性性質不同。王陽明以後平賊平叛,良知使其勇往直前;所學兵法使其能運籌帷幄,建立奇功,晉封新建伯,為有史以來儒者所未有。學術思想上,五十歲揭出「致良知教」,被尊為儒學宗師,死後入祀孔廟,與朱熹等大儒並列,亦尊榮之極。如此文武全才在儒學史上亦可謂孤峰高立。《年譜》說他於1490年(弘治三年)十九歲時受婁一齋先生「格物致知」之學,遍讀朱熹著作,思宋儒「物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格竹七日,無果,患病。1506年(武宗正德元年),三十五歲,貶謫貴州修文龍場驛驛丞。1508年(正德三年),三十七歲,悟「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史稱「龍場悟道」。這和朱熹三十七歲有「中和之悟」如出一轍。1509年(正德四年),三十八歲,提出「知行合一」說,謂:「知之篤切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真切處即是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很針對時蔽。1520年,四十九歲,自言在應付宦官刁難時全靠良知指引。1521年(正德十六年),五十歲──孔子所謂「知天命」之年正式揭出「致良知」之教,謂:「我此『良知』二字,實千古聖聖相傳一點滴骨血也。」「某於此『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不得已與人一口說盡。」「良知之外,別無知矣,故『致良知』是學問大頭腦,是聖人教人第一義。」(《傳習錄》中)奠定了其在明代儒學之宗師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