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自治」的概念在近年快速出現、成長。然而學生自治到底目的為何、追求什麼,卻是相當模糊。本文試圖從學生主體性的上升,學生自治出現的脈絡,及其形成的基礎來探討,並回答學生自治如何運作、為何運作的問題。學生自治是為了更好的校園生活,而也唯有透過學生自治,可以朝向這個目標邁進。在過去的社會,年紀較小的人被視為其中一種的勞動力,而不是需要教育的青少年。隨著近現代化的歷程,青少年逐漸被創造、被看見,成為一群具有特殊性質的社會類屬,而如何培養、教育這些人,也就成為了教育的重要目的。在這個過程中,青少年到學生的主體性逐漸出現,教育的目的也出現轉向,而這些都是社會建構的結果,而非自然而然如此的。台灣的近代教育始於日本時代,兼具殖民性與近代性的教育體制,著重基礎教育,並以職業教育優先,對於台人與日人採取差別待遇,且就學率不高,有限度的培養人民成為順服的勞動力。國民政府來台後台灣隨即戒嚴與動員戡亂,台灣社會被武裝化與軍事化,校園亦然,黨國體制與社會控制深入校園,以高中為例,教官除了負責掌控校園秩序,還負責吸收黨員。這樣的權力關係不只存在於師生之間,反之亦然,校園黨部亦有佈建職業學生以紀錄與通報教員,在學校裡形成了黨國與戒嚴的有力社會控制,維持穩定的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