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理論(knot theory)主要是研究如何將各式各樣的結分類,即給定兩個結,探討該如何判斷它們在實質上是否可視為是同一個結的問題。直觀上我們可以用實際打結的方式,直接用繩子打出兩個結後,試著將其中一個結的某條曲線段作任意變形的動作,看是否能變形成另一個結。但這樣的實作方式,即使在嘗試了很多次後,發現這個結無法變形成另一個結,也不能肯定這兩個結是不相等的。數學上常利用的方法,是應用 Reidemeister 定理,首先在分別代表這兩個結的兩個結圖之間找到一組 Reidemeister 移動的組合(簡稱 R 移動組合)、並判斷這兩個結圖是相等後,再推得其所代表的兩個結亦相等。但實務上此方法仍然不容易進行,原因是如果這兩個結圖比較複雜,實際上在測試時,也只能像前述實際打結操作方式,藉由不斷嘗試用 Reidemeister 移動來測試這兩個結圖之間是否存在一個 R 移動組合,可以將其中一個結變形成為另一個結,實務上並無一定判準來決定這個 R 移動組合是否存在(孫維民與譚克平,2017)。為提供更有效判斷兩個結是否相等的方式,數學家常利用結不變量(knot invariant)的概念來進行判斷。但由於結有很多不同的類型,目前尚未找到一個萬能的結不變量,可以用來判斷任意兩個結是否相等,因此目前在相關文獻中,可以找到若干個不同的結不變量的概念,各有其優、缺點及適用範圍。以下本文會先介紹一些需要用到的符號,接著引進一些結不變量的概念及例子,最後再提供一些題目給有興趣的讀者練習及思考,從中學習數學推理。 |